近年來夏天的氣溫越來越熱,雖然台灣夏天常常下大雨,有些人會以為有下雨就比較涼,不容易發生中暑。
其實潮濕又高溫的環境,更容易讓人體排汗散熱的效果變差,導致中暑的機會增加,而中暑又屬於最嚴重的熱傷害,如何預防中暑、以及中暑時該如何處理是非常重要的。
哪些人是熱傷害的高危險群?
嬰幼兒
因嬰幼童身體體溫調節系統尚未發展成熟,以及代謝率較高,必須依賴照顧者提供水分及調整所在環境溫度。
65歲以上長者
因長者的排汗功能,對溫度轉變的適應能力、以及調節體內水份的機能不如年輕者迅速,尤其若患有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中風等慢性疾病的長者,更要加倍小心。
慢性病患者(如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..等)
慢性病患因散熱機能較差而不易排汗,對於環境的調節及應變能力較差。尤其炎熱的氣候會使心血管病患的交感神經興奮,加重心血管的負荷。
若有服用抗組織胺、利尿劑、瀉藥等患者,這些藥物可能會使血管收縮,對身體的排汗散熱、調節體溫的機制有所影響。
處於感冒或發燒時
病菌會在體內產生發炎反應,釋放熱源及使血管痙攣收縮的物質,會造成人體散熱不良,容易中暑。
睡眠及飲水不足者
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時,會使心肺功能下降及降低出汗的效率。
體重過重者
因皮下脂肪較後,身體所生產的熱量容易囤積,導致身體部容易散熱。
營養不良者
缺乏營養容易使血壓下降,造成反射性的血管收縮。此外,也容易反覆腹瀉,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發生中暑現象。
戶外工作者或密閉空間工作者
長時間暴露於陽光直射下,加上常忽略防曬、休息及補充水分而造成熱傷害。
密閉空間工作者,因環境通風或散熱不良,人體產生熱的速度加快,造成體溫或體液來不及調節平衡而造成熱傷害。
熱傷害有哪些?症狀是什麼?
常見的熱傷害及嚴重程度分為以下四種,如果自己或身邊民眾出現以下症狀,可以先做最基本的處理:移到陰涼的地方,除去身上過多的、有束縛的衣物,用溫水擦拭或風扇冷卻
|
原因 |
症狀 |
熱痙攣 |
大量出汗且電解質流失時,未能及時補充水分,造成電解質不平衡。 |
● 面部泛紅 ● 肌肉抽痛、抽筋(容易發生於大腿、小腿與手臂) ● 顫抖及嘴唇發紺 ● 嬰幼兒容易發生:發燒、雙眼上吊、嘴唇發紫、牙關緊口吐白沫和四肢抽動 |
熱暈厥 |
在高溫環境久站,造成血液流動至四肢末梢,導致腦部供血不足 |
● 體溫大多是正常的 ● 短暫昏厥,若不即時進行相關處置,可能引起嚴重中暑 |
熱衰竭 |
大量流汗且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,導致血液循環衰竭 |
● 感到非常口渴 ● 大量出汗、全身無力 ● 頭痛、噁心、嘔吐 ● 血壓降低、臉色蒼白 ● 體溫上升且少於40度、全身疲倦 |
中暑 |
大多是因為熱衰竭時未及時發現,身體無法散發熱能,造成體溫超過40.5℃,導致中樞神經出現障礙,有危及生命的狀況 |
● 體溫超過40度 ● 皮膚乾燥無法排汗 ● 心跳及呼吸過快 ● 精神狀態:意識混亂、焦慮、甚至抽蓄昏迷 |
中暑了如何急救?
無論室內、室外都可能發生中暑,如果自己或身旁有人發生相關症狀,盡早降溫至39度以下,是加速急救的關鍵。
1.陰涼:將患者從高熱環境中,移至陰涼通風處,若有圍觀民眾請與患者保持距離,勿形成人牆導致無法通風
2.脫衣:鬆脫衣物、平躺休息,適度將患者抽筋之肌肉拉長伸展,若有嘔吐現象則側躺,保持呼吸道暢通。
3.散熱:全身皮膚噴灑水及通風,以加速散熱及排汗,或將冰袋放置於頸部、腋窩和鼠蹊部
4.喝水:意識清醒者才能進行此步驟,避免患者無法自行吞嚥水而產生其他危險。可給予稀釋之電解質飲料或加少許鹽的冷開水。
5.送醫:若患者超出可以面對的情況,應盡快尋求醫護協助,盡速送醫處理。
🔥 延伸服務:《建議定期清洗冷氣,減少不冷、異味及耗電量等問題》
如何預防中暑?
保持涼爽
1.穿著輕便、淺色、寬鬆、透氣的衣服。
2.室內加裝遮光窗簾,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。
3.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、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;。
4.工作場所應加強通風設施或採用空調,以減少熱能散發。
5.不論時間長短,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、停泊的車內。
補充水分
1.隨時補充水分,養成每天至少2,000㏄白開水的習慣。
2.戶外工作者或運動者應每小時補充500至1,000c.c的白開水。
3.適量攝取蔬果。
4.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,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。
5.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,以避免胃不舒服。
提高警覺
1.定期檢查居家及工作場所空調相關設備,是否正常運作。
2.注意天氣預報,選擇氣溫較低的時間安排戶外活動。
3.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,如果必須外出,建議行走於陰涼處,並做好防曬。
4.戶外工作者、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,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,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。
待在室內也會中暑?
🔥 延伸服務:《建議定期清洗冷氣,減少不冷、異味及耗電量等問題》熱傷害的產生原因除了在大太陽下過度運動外,在室內也有可能會發生。
造成室內熱傷害的最主要是因為空氣不流動,散熱速度下降,導致環境溫度不斷升高,若再加上人體溫度調節不佳時,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的症狀。無論在室內或室外,適時補充水分及維持良好空氣流通是很重要的。
此外車輛停止時,密閉的車廂沒有通風,加上艷陽長時間照射,車內溫度可能會高達60度以上,就算是成年人也難以忍受,因此就算只是下車買個飲料或便當,也切勿將幼兒獨留在車中。